托里縣教育局于1984年6月成立,其前身為縣文教科。2013年,托里縣教育局內設機構有托里縣政府教育督導室、教育工會、教研室、招生辦、成教辦、電教辦、雙語辦、工程辦、政工科等;現有職工59人,其中少數民族職工43人,專業技術人員48人。
【教育基本情況】 2013年,全縣共有中小學校22所,教學點8個,其中民語言學校16所(完全中學1所,初級中學1所、九年一貫制學校7所,小學7所),民漢合校4所,漢校2所。共有幼兒園31所(其中,公辦幼兒園17所,附屬幼兒園7所,民辦幼兒園7所),在園幼兒人數4 051人。中中小學在校生14 365人(小學8 798人,初中3 889人,高中1 668人)。寄宿生共2 153人(其中小學1 253人,初中900人)。中小學現有班級數379個(小學251個,初中96個,高中32個),其中民語班265個,漢語班114個。全縣教職工2 095人(含特
崗教師)。
【教育培訓】 2013年,縣教育局為鞏固“兩基”成果,推進基礎教育快速發展。縣政府教育督導室與教育局相關科室深入鄉鎮中小學督導檢查,建立健全“兩基”檔案;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100%,適齡少年毛入學率100.49%;全年落實義務教育保障公用經費738萬元,取暖費130.8萬元,享受學生12 687人;落實保障制生活補助經費214.8萬元,享受學生1 901人;落實年春季學期高中免費教育經費870 163.89元,享受學生1 601人;全縣2 240名學前幼兒每人每天享受4.5元生活補助;自6月起,托里縣城鎮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享受營養改善計劃,13 081名中小學生受益,補助資金總額達785萬元。改善辦學條件,加強基礎設施建設。為改善托里縣各校辦學條件,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力度。利用中央、自治區專項資金及縣級資金,為托里縣第一中學、托里縣第三中學和鐵斯巴汗寄宿制學校等15所學校,新建教學樓、學生宿舍樓、教師周轉房、運動場、體育館、學生食堂和廁所等項目,新建校舍建筑總面積10435平方米,投資3448萬元。
【學前雙語教育】2013年,縣教育局做好學前雙語教育政策宣傳工作,讓家長和孩子形成對學前教育的正確認識,主動接受學前雙語教育;加大學前雙語教師的培訓力度,通過送課下鄉、教學比賽、教學研討等活動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,促進學前雙語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。組織幼兒園教師到兄弟縣市聽課學習,提高學前雙語教師教學水平。
【黨建工作】2013年,縣教育局黨委在領導干部中建立密切聯系群眾“五個一”制度,通過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相互談心談話、走進基層等方式,與群眾面對面、心貼心交談,讓群眾敞開心扉說問題、話牢騷、提建議,了解群眾所想,推動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年活動深入開展。自成立至今共開展活動122次,其中31次為定期接待,33次為雙向約談,27次為走訪調研,35次為民意征詢,共收集意見建議48條,意見建議主要集中在學生入學、職稱評定等與黨員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上;當場解決或解答的有113件,轉交相關部門辦理并辦結的13件。
【中小學雙語教學】 2013年,托里縣繼續落實民漢合校、民漢語言教師混合辦公、學生混合編班、教育教學協作交流等各項舉措,強化全縣“雙語”教學的督導檢查,不斷創新“雙語”教育活動形式。組織210名教師參加2013年中小學漢語水平考試,選派18名優秀雙語教師參加國家、自治區“雙語”教師培訓。不斷加大雙語教師培訓力度,從而提高全縣雙語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。
【平安創建】 2013年,縣教育局全面落實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,逐級簽訂安全責任書。及時開展安全教育活動,認真制定、落實各項預案,定期組織實施安全防范演練;深入開展“平安校園”創建活動,把“平安校園”創建工作落實到每一個管理環節,定期組織各校赴“平安校園”工作較好的學校觀摩學習,以點帶面,全面加強學校安全穩定工作;加大安全檢查力度,消除安全隱患。
【德育建設】 2013年,縣教育局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,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,加強中小學青春期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、環境教育、安全教育、法制教育、國防教育、禁毒教育,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。截至2013年12月底,全縣創建自治區級德育示范校2所,地區級德育達標學校10所,地區級“四好”學校12所。同時積極打造“一校一品”辦學目標。托里二小以“用愛養育、用心教育”為辦學理念,以“顆顆愛心匯希望”為服務宗旨,傾力打造二小“一校一品”校園愛心文化—“愛心超市”,得到托里縣委、縣政府的高度重視,社會關心貧困學生的力度有所提升,使貧困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。